老铁壶为何卖得贵?不同产地的铁壶到底存在什么样区别?

 中国茶文化网   2021-07-18 22:08   189 views 人阅读  0 条评论
摘要:

“日本铁壶经台湾传往中国内地,没想到短短十来年就拉动了一个这么大规模的新兴产业。”收藏家高鹏飞回忆起15年前在广州芳村市场买日本铁壶时一脸感慨。常年往返于中日两地的日东产业株式会社海外

  “日本铁壶经台湾传往中国内地,没想到短短十来年就拉动了一个这么大规模的新兴产业。”收藏家高鹏飞回忆起15年前在广州芳村市场买日本铁壶时一脸感慨。

  常年往返于中日两地的日东产业株式会社海外部负责人岩城先生介绍:国产铁壶兴起于6年前,依靠价格优势迅速发展,不过,这不仅没有抢走日本铁壶的生气,反而在市场越发推高了它的人气。

  拍卖市场上,一把日本老铁壶卖几万元很平常,拍到几十万元的也不少见,甚至还出现过近百万元一把的天价壶。就算是当代新产的日本手工壶,一把卖价也在5000元以上。相比之下,国产壶却只能卖几百元到一千多元不等。

  同为铁壶,为何区别那么大?

  根据史家研究,日本铁壶从文化渊源上来讲,是对中国唐宋时期盛行的一种煮水器具铁釜(时名为汤釜)的传承。

  老铁壶起源于日本江户中期(1780年代),明治时期开始广为流传。

  日本老铁壶,最有名的当属京都三条釜座、山形铸物、长滨的晴寿堂、京都的龙文堂与南部铁器。

  不过,作为一个传统产业,日本的铁器工厂在战后饱受自然灾害侵扰,长期停产。南部地区虽然一直保留制造铁壶的工艺,但市场出现了铝壶、不锈钢壶等更为轻便的煮水工具,对南部铁壶的需求大为减少。甚至在2003年前,许多工坊停业,或转做市场有一定需求的风铃、文镇等铁器。直到日本颁布《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法》后,在政府的扶持下,市场才渐有起色。以盛冈市与水泽市为中心,从事铁器生产的企业发展到了80家,从业者亦发展到近千名。但是京都地区一些历史上有名的堂号,如龙文堂、金寿堂等,至今已无制造。仍有制造的龟文堂,其元气亦远未恢复到历史繁荣期。

  有专业玩家介绍,目前市面上流传最多的老铁壶,是昭和(1925)前后的作品。铁壶只要有80年左右的历史,在台湾就有藏家当作古董来收藏。不过在日本,所谓古董铁壶作为一种早期家庭用具,至少要推到江户(1868年)前后。“收藏日本老铁壶,其实跟收藏古陶瓷、古字画一样,玩的是一种文化。它的商业价值也体现了藏家对某种传统文化的认可。”对当前国内掀起的日本老铁壶收藏热,高鹏飞一言以蔽之。

  老铁壶为何卖得贵?

  岩城先生虽然做南部铁壶的生意只有短短三年时间,但是,每年经他手从日本带到中国的日本铁壶,已有350~380把,买主遍及全国各地。

  在2000年左右,日本老铁壶率先进入台湾市场。据一些台湾玩家介绍,老铁壶提温和保温效果明显,而煮出来的水,相对一般煮水器较柔甜,因而很快受到台湾茶友的欢迎,这刚好是宜兴紫砂壶在台湾市场的热度达到顶峰后开始消退的时间。

  “2001年,我到芳村茶叶市场逛,那时卖日本铁壶的商家屈指可数。由于这种煮水工具还不是当时市场消费的热点,所以市面上看到的日本老铁壶很少仿照的,卖价也不高,花几千元就能买到名家手制的老壶。”高鹏飞回忆道,一年后,广州市场才陆续出现一些台湾厂商仿照的日本铁壶。加上福建茶商联手推广,铁壶作为日本茶道文化的载体,很快在内地的商业阶层流行起来。

  现如今,一把名家手工老铁壶,价格比五六年前已经翻了好几倍,有的甚至达到了几十倍。由于历史上许多知名的堂口已经停产,老铁壶的资源实际已经处于枯竭,越是稀缺的老铁壶,市场价格就越贵。

  “老铁壶的壶身浮雕技艺,具有唯一性,如京都龙文堂系统、龟文堂系统、金寿堂系统等的蜡铸法的失传,更使老铁壶有不可复制的特性。”高鹏飞说,对专业收藏家来说,他们买一把铁壶当然不只是用来煮水泡乌龙茶、普洱茶那么简单,而更看重的是它的文化价值。

  当前,铁壶在国内的热度不逊色于景德镇瓷器、宜兴紫砂、浙江青瓷、福建天目等中国传统热门茶器。在广州艺博会上,一位来自厦门的商家,一口气在自己的摊位上摆出了几百把不同款式的铁壶,既有高仿日本铁壶,也有明标国产自创品牌,价格从一百多元到上万元不等。前往观摩的顾客可以说络绎不绝。

  那么,不同产地的铁壶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区别呢?

  据业内人士介绍,台湾地区早期一直有制造铁器的工坊,因而,其制壶技术相较大陆如浙江、天津、福建等省市的工艺更为成熟。而大陆的铁壶制造业,近几年才刚刚起步,主要产地集中在江浙地区,工艺外形有日系风格,只是目前还比较追求量产和规模化,工艺和细节处理上相对落后。不过,随着铁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大陆也有一些厂家开始重视聘请日本技师来传授传统工艺,不断提高国产铁壶的工艺水平。原题:《铁壶之风渐盛行》

本文地址:http://www.taoyuanchaguan.com/1133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中国茶文化网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